首页 >> 紫果茶

昌宁县采取七项措施助推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白山薹草大花荚蒾石长生多花蒿丽江藁本Oe

时间:2023/09/10 03:10:52 编辑:

昌宁县采取七项措施助推茶叶产业持续发展

核心提示: “十一五”以来,昌宁县坚持采取七项措施,促进了茶业的发展壮大。 十一五 以来,昌宁县坚持采取七项措施,促进了茶业的发展壮大。

一是转变观念,坚定茶业发展信心。茶叶产业是昌宁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就业、助农增收和建设生态宜居昌宁的骨干产业。近年来,县委、政府牢牢把握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 两强一堡 和保山打造 特色经济板块 发展战略的机遇,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本县的重要产业,明确思路,明确目标,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推进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农收入、企业效益全面增长。

二是加强领导,夯实茶业发展基础。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并主动接轨云茶发展战略,始终把茶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作为各级干部使试件表面中心处风速为5m/s业绩的重要指标中英大学合作研发医用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来衡量,制定产业发展意见,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推动茶业健康发展。县人民政府每年与种茶乡镇签订工作状,定期检查、考核,及时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和奖励政策。县、乡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年初又恢复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县注重加强茶叶科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落实年度产业发展任务,层层签订茶叶科技推广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构建起了 党政主导,企农主体、部门负责、通力协作 的良好格局。

三是科学规划,优化茶业发展布局。首先是抓好重点区域的规划布局。按照扶优扶强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将田园、温泉、漭水、翁堵4个乡镇和达仁、光山等重点村建设成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特色乡镇和专业村。其次是抓好重点基地的规划布局。按照主攻红茶、兼顾绿茶和普洱茶的原则,重点改造、扶持和发展优质红茶生产基地,有序推进其它茶叶基地建设。第三是抓好重点企业的规划布局。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求,以年产1000吨以上的制茶企业为重点,合理布局优质红茶加工企业和生产线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基地建设、茶园管理和茶叶科技推广培训。

四是加大扶持,建设茶业发展基地。坚持政府投入地柑与企业扶持的有机统一,采取 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扶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茶农投入一点 的方式,积极整合发改、财政、经贸、农业、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改植优质茶园、低产低质茶园改造、企业技术创新、知名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十一五 期间,全县共投入茶叶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100万元,其中,争取省、市扶持资金500万元,县财政投入1500万元,社会投入1100万元。

五是强化科技,提升茶业经济效益。严格执行绿茶国家标准(GB/T14456.1 2008)和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 2008),制定出台《昌宁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和《昌宁红茶》食品卫生地方标准,加大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和良种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建设高优生态茶园。同时,按照 完成低改一片、企农联姻书带草一片、管理跟进一片、巩固提升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的要求,把低产底质茶园改造作为推进茶业化发展的重点,积极探索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标准化 的生产模式,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六是培育龙头,增强茶业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昌宁茶资源优势,围绕茶叶销售、加工、种植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自愿的原则和 企业再创业 的要求,坚持走 兼并重组、强强联合 的发展路子,尖药兰先后成功引进了龙润公司、稳隆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全县茶业发展。同时,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重大工业项目财政扶持制度,采取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对全县的中小茶叶企业和初制所进行重组整合,逐步把现有茶叶企业改造成管理科学、设备先进、技术雄厚的现代企业集团。

七是宣传推介,打造茶业知名品牌。依托 云南省茶文化创作基地县 和 千年茶乡 品牌优势,广泛开展茶文化创作与挖掘,把古茶树保护利用与弘扬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 昌宁红 茶叶品牌为核心,以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兼顾发展优质红茶和名优绿茶远志属,大力培育和打造省内外知名品牌。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茶叶产品,推进中国、云南名特农产品认证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茶叶注册商标24个,其中,无公害茶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茶认证3个。

十二 五 以来,县委、政府紧紧围绕 转方式、优布局,强基础、建基地,抓标准、兴科技,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活机制 的发展思路,适度扩大茶园规模,完善茶业扶持政策,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茶业逐步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2年末,全县茶叶面积达25.01万亩,居云南省第六位,其中投采面积21.64万亩;茶叶产量1.54万吨,居云南省第三位;实现综合产值7.5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5亿元。涉茶人数20.01万人,茶叶人均收入达1876.6元;茶叶初加工企业469家,精加工企业27家,其中26家获QS质量体系认证,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有稳隆、龙润、尼诺、雪兰、兴顺达和华龙六家。在茶叶产品开发上,主要以红茶为主攻方向,绿茶、普洱茶并举,春夏秋茶并重,高中低档搭配,初、精、深加工兼顾。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该县将围绕 昌宁红系列茶叶产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把昌宁建设成为国家级茶叶出口安全示范县和云南省重要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中心 目标,以 稳定面积、优化布局,落实科技、提高产量,健全机制、多元投入,培育龙头、提质增效,打造名牌、强化营销 为突破口,切实与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旅游生态化的进程有机结合,做到坚持用生态化的眼光来度量、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用产业化的思路来发展、用市场化的理念来经营;认真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基地建设为核心,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支撑,做好政府促动、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组织互动、基地市场连动这 四篇文章 ,实行以企业和农民为发展主体、以政府和科技服务为支撑,财政金融全方位支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 两主体、两服务、一支持、五统一 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按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争创大品牌,走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标准联农户 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全县茶业产业向无公害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重新构建昌宁的现代化茶业发展体系。本着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有序维护市场的原则,积极整合县内茶叶基地、加工设备、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资源要素,组建昌宁红茶集团公司,以 生态、健康、超越 的理念,重新全力打造 昌宁红茶 品牌。力争到2015年,稳定茶园面积25万亩,其中良种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标准茶园占总面积的60%以上,投采面积达22万亩以上;实现产量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15亿元以上。

宝宝拉肚子日常注意事项
甲流咳嗽怎么治疗好得快
同仁堂坤宝丸怎么样
芪苈强心胶囊哪个厂家的好
相关资讯